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内这几个 “规划宏伟” 的绿氢项目,咋没动静了?!

来源:碳索氢能网 发布时间:2025-07-24 09:43:54
分享

绿色氢氨醇,曙光与迷雾并存,坦途与荆棘共生。

近期,远景赤峰零碳氢氨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正式落地,其借助AI 驱动构建的高效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耦合系统,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上海电气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也顺利投产,通过自研核心技术与创新控制手段,实现国产绿色甲醇的规模化、商业化量产,打破长期以来的成本与供应瓶颈。这些项目的成功投产,无疑为绿色氢氨醇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潜力与希望。

然而,在国内还有不少绿氢和绿色氢氨醇项目,曾经一亮相便吸引无数目光,它们规划宏伟,也曾被寄予厚望。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项目有的进展缓慢、有的被撤销,逐渐没了动静。这些曾经备受瞩目的绿氢项目,如今的境遇让人深思。是技术难题难以攻克,还是资金链断裂,亦或是政策变动等因素导致?它们究竟还干不干了?今天,咱们就来盘点几个这样的项目。

中石化乌兰察布商都县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这个项目堪称“巨无霸”,计划投资高达 205 亿元。规划的能源建设规模达 254.6 万千瓦,其中风电 174.2 万千瓦、光伏 80.4 万千瓦。项目选址于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年产10万吨绿氢只是一期工程,项目计划年供氢能力达50万吨。

项目产出的绿氢将通过约1145 公里长输管道,送往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庄炼化等企业,部分替代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灰氢,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2.8 万吨,对助力 “双碳” 目标意义非凡。

从技术方案来看,一期项目选用先进的碱液电解槽电解水制氢技术,计划新建25 个制氢厂房,每个厂房内配置 8 套电解槽,总计 200 套 1000Nm³/h 的设备,构建起庞大且高效的制氢体系。配套设施同样完备,1 座 6000 立方水容积的低压缓冲罐用于储存氢气,保障输出稳定;约 47.6 千米的中水输送管线,将商都县七台镇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引入制氢工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契合绿色发展理念。

2023 年 11 月,该项目却被内蒙古自治区废止,后来商都县重新申请能源指标。2024 年 7 月 22 日,商都县政府表示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2024 年 11 月,中国石化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发布多条相关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似乎预示着项目即将开工。然而,此后关于项目具体推进情况的报道却寥寥无几,未来走向不明。

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

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曾是新能源与化工融合领域的“明星项目”。该项目规划总投资超千亿元,选址于我国西北地区某新能源资源富集区域,计划分三期建设,最终实现年产 1 亿吨绿色甲醇的宏大目标,一期工程拟达成年产 1000 万吨的规模。

技术方案上,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风光发电 - 绿氢制备 - 二氧化碳捕集 - 甲醇合成” 的全产业链模式。利用当地充足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通过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绿氢,同时从工业尾气等来源捕集二氧化碳,再将绿氢与二氧化碳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绿色甲醇。绿色甲醇不仅可作为清洁燃料用于交通领域,还能作为重要化工原料,替代传统化石能源衍生的甲醇,大幅减少碳排放。

项目最初公布时,因其规模为全球首例,且能有效实现“双碳” 目标,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机构的关注,相关合作协议签署和前期调研工作一度紧锣密鼓地开展。

2025年6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办事大厅发布消息,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撤销,未披露撤销原因。

丰镇市风光制氢一体化氢储能调峰电站项目

丰镇市风光制氢一体化氢储能调峰电站项目,同样备受瞩目。项目计划投资高达85 亿元,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丰镇市。

在规划上,新能源板块将新建112 台单机容量 6.25MW 的风力发电机组,总容量达 700MW;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300MWP,交流侧容量 240MW。电网侧配备总储能规模 260MW/1040MWh 的先进工艺动力电池,储能时长 4 小时。氢储能拟建设 540MW 电解槽,制氢规模达 10.8 万 Nm³/h,致力于打造一个集风光发电、制氢、氢储能以及调峰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项目。

从技术层面来看,项目规划利用当地优质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通过高效的风力发电设备与大规模光伏阵列将自然能源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一部分直接接入电网,另一部分则用于驱动先进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将水电解为氢气与氧气。产出的氢气除了供应本地化工产业等作为原料使用外,还将大量存储于氢储能系统中。当电网出现用电高峰或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时,氢储能系统可将储存的氢气通过燃料电池等技术重新转化为电能,输送至电网进行调峰,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2025年3月3日,内蒙古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公告称,因产业政策调整,该项目无法按原计划进行开标工作,招标中止。这一消息让项目陷入停滞状态,后续进展如何,是重新调整规划继续推进,还是彻底搁置,目前仍未可知。但无论如何,项目的这一变动,给当地围绕风光制氢布局的能源产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酒泉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

要说最具戏剧性的,当属酒泉4GW 光伏离网制氢项目。项目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估算总投资 350 亿元,其中光伏电站 200 亿元,制氢及储能 150 亿元。项目计划占地面积 10 万亩,建设 4GW 离网光伏,配套建设 800MW/1600MWH 储能设备,同时购置制氢设备 8638 台 / 套,计划工期为 2023 年 10 月至 2026 年 12 月。

从技术方案来看,该项目采用离网光伏制氢模式,完全独立于传统电网,通过大规模储能系统平衡光伏出力波动,确保制氢过程的稳定运行。制氢设备选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具有响应速度快、运行效率高的特点,适合与波动性较大的新能源发电相匹配。项目产出的绿氢计划通过管道输送至附近的化工园区,用于合成甲醇、乙烯等化工产品,形成“光伏 - 制氢 - 化工” 的绿色产业链。

2023 年 6 月 21 日,项目发布 EPC 总承包招标公告,因投资规模和制氢设备采购力度之大,震惊业界。然而,仅仅几天后,6 月 26 日,该项目就因 “采购计划变更” 而终止。随后经调查发现,招标主体中广通科技 (酒泉) 有限公司系假冒国企,该公司与央企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并无真正关联。6 月 30 日,酒泉肃州区政府发布声明终止该项目,并对相关部门在项目备案等环节展开调查。这场由 “假国企” 引发的项目闹剧,最终以项目夭折收场,给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不小冲击。

碳索氢能网 https://h2.solarbe.com/news/20250724/50004608.html

责任编辑:张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