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市场:加速扩张背后的多维解析与未来展望

来源:碳索储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5-07-17 10:07:36
分享

2025 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BESS)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市场情报机构 Rho Motion 于 7 月 15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全球 BESS 新增装机容量达到 86.7GWh,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54%,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远超行业预期,标志着储能市场正式步入加速扩张的新阶段。这一数据背后,是政策、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多方共振,也反映出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储能行业的关键地位日益凸显。

从核心增长动能来看,政策、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共振成为推动储能市场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并网需求方面,全球光伏和风电装机量持续攀升,随之而来的间歇性问题亟待解决,储能系统成为关键。2025 年 4 月仅海外规划的储能项目就达 39.8GWh,沙特第二阶段 2.5GW/10GWh 储能项目便是典型案例,其直接服务于光伏调峰需求,凭借毫秒级的响应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的稳定性。政策激励与电力市场改革也功不可没,各国纷纷出台利好政策,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为 BESS 提供 30% 税收抵免,促使加州、得州等核心市场上半年新增装机超 1.2GWh;欧洲通过 “绿色新政” 和容量拍卖机制,2025 年 1 月荷兰 10MW/40MWh 特斯拉 Megapack 项目成为区域标杆。同时,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也为市场增长注入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 260Wh/kg 以上,循环寿命突破 6000 次,叠加规模化生产,2025 年 BESS 系统成本同比下降 18%,高盛预测到 2030 年全球 BESS 累计装机将达 3.2TWh,是此前预期的 10 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 70% 市场份额。

在区域格局上,呈现出中国主导,中东与亚太崛起的态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2025 年 1 月新增 BESS 装机 9.52GWh,占全球 75%,张家口 300MW/1200MWh 项目成为亚洲最大单体储能电站,其中电网侧独立储能占新增总量的 66%,山东、湖南等省份通过 “新能源配储 + 共享储能” 模式推动规模化应用。中东地区则展现出高增长潜力,沙特、阿联酋凭借主权基金支持,2025 年 1 月 Bisha 500MW/2000MWh 项目成为全球最大并网储能项目,中国电建和比亚迪提供 EPC 与核心设备,该地区年增长率超 200%,尽管基数较低,但项目规模普遍在 GW 级,成为未来五年最具爆发力的市场。欧美市场则处于结构性调整与技术迭代中,欧洲市场呈现 “大规划、小落地” 特征,2025 年 4 月规划储能项目 6.5GWh,但实际开工仅 3.0GWh,主要受制于电网升级滞后和土地审批周期;美国则面临政策波动,特朗普政府提前终止购车税收抵免,间接抑制储能需求,上半年新增装机同比增速降至 12%。

技术演进方面,应用场景精细化和技术路线多元化趋势明显。在应用场景上,电网侧以 4 小时储能配置为主,侧重调峰调频,如美国得州 1.38GW/3.89GWh 在建项目;用户侧工商业储能快速渗透,2025 年上半年全球用户侧并网 1.775GWh,制造业项目占比 85%,中国市场规模突破 100 亿元;分布式场景中,韩国仁川试点 “光储充一体化” 智慧社区,将储能系统与电动车充电桩、智能楼宇深度融合。技术路线上,锂离子电池仍占主导(92%),但钠离子电池在低速电动车和电网储能领域开始商业化应用,2025 年全球出货量预计达 3GWh;氢能储能则在长时储能场景取得突破,澳大利亚 1.5GW/15GWh 绿氢储能项目进入建设阶段。

政策与市场环境为储能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泰国通过 “净计量” 机制推动分布式储能,2025 年规划新增装机 2.5GWh;印度承诺 2024 年底前开发 5GW 储能项目,并将 BESS 纳入容量投资计划。然而,供应链与竞争压力不容忽视,锂、钴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2025 年 Q2 碳酸锂价格同比上涨 22%,挤压系统集成商利润,同时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高盛预测 2030 年前三大厂商市占率将达 70%,中小企业面临技术和资金双重壁垒。此外,电网消纳与商业模式创新也面临考验,欧洲电网阻塞问题导致储能项目利用率不足 50%,倒逼虚拟电厂(VPP)模式兴起,德国 EnBW 公司通过聚合分布式储能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度电收益提升至 0.18 欧元。

展望未来,2025 年或成行业分水岭。按上半年增速推算,2025 年全球 BESS 新增装机有望突破 170GWh,中国、中东、亚太占比超 75%,高盛预测到 2030 年累计装机将达 3.2TWh,对应年复合增长率 70%。在技术与商业模式上,长时储能领域,液流电池在 8 小时以上场景渗透率将从 2024 年的 3% 提升至 2025 年的 8%;储能金融化方面,REITs、收益权证券化等创新工具将加速落地,美国 NextEra Energy 已发行首支 10 亿美元储能资产支持票据。但风险也需警惕,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导致关键矿产供应链中断,欧盟碳关税(CBAM)若扩展至储能领域,将增加中国企业出口成本约 15%,此外,电网接入延迟仍是全球储能项目落地的最大障碍,需各国加快输配电升级。

总体而言,2025 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市场的强劲增长只是开始,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储能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需跨越诸多挑战,以实现可持续的繁荣。

(注:文档部分内容由 AI 生成)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717/50004081.html

责任编辑:c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