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家要整治“内卷式”竞争!电解槽、绿氢市场加快洗牌

来源:碳索氢能网 发布时间:2025-05-22 09:24:41
分享

困扰电解槽、绿氢市场的“不正之风”,即将迎来清算。

在5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能否介绍一下有关工作安排?

对此,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有的盲目跟风投资,有的跟不上技术更新迭代节奏。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有的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这些都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图片

而在几天前的5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署名文章《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文章指出一些行业和领域陷入“内卷式”竞争恶性循环,企业创新面临瓶颈,不仅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更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背道而驰。

图片

一周之内,两部门先后为“内卷式”竞争发声,共同传出一个重要信号:这一次国家要下重拳“反内卷”,箭已在弦上。

那么,在氢能领域,要不要“反内卷”竞争呢?

目前,国内氢能领域的“内卷式”竞争,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和企业这两类行为主体。

在地方政府方面,随着氢能地位的提升,成为投资热点,地方政府为了争抢氢能项目,刻意打造“政策洼地”,从税收、土地、厂房、用工、财政补贴、产业投资基金等各方面给出“超常规优惠”政策,带来严重的地方债务风险和不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在追逐氢能项目的同时忽略了本地优势产业,氢能产业园一哄而上,大搞百亿级、千亿级项目“签约秀”,缺乏相应产业基础条件和技术、人才储备,导致一些氢能项目半途而废,成了烂尾工程。若缺乏实质性落地,即便签署再多的氢能合作协议,也可能沦为“空中楼阁”。

在氢能企业方面,主要聚焦在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领域。燃料电池经过几年的内卷,大家似乎“卷不动了”,而制氢装备的内卷,却正在兴头上。

“过分追求效率、价格指标,会影响电解槽的品质。”在谈起当下火热的电解槽“内卷”问题时,卧龙英耐德CEO周祖平这样说道。

据业内统计,国内已有超300家电解槽企业,各家产品路线大同小异,从单体1000Nm³/h到单体5000Nm³/h电解槽,“你唱罢方我登场”,同质化很严重。甚至有些企业连小标方电解槽还没弄明白,就卷向大标方电解槽,“买一套图纸,做一台电解槽样机,吹世界首创。”国内绿氢领域的元老级人物张碧航也忍不住吐槽一下。

更在“狼多肉少”的激烈竞争下,企业都深谙“没有订单就没有未来”之道。近两年来,不少电解槽企业为了获得订单,报价一降再降,赔钱也占市场份额,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

“内卷式”竞争,已严重阻碍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大局。在国家的有力整治下,行业必将加快洗牌,有的企业发展会越来越好,有的企业则黯然出局。国家具体如何整治,我们密切关注后续相关政策的落地与实施。

碳索氢能网 https://h2.solarbe.com/news/20250522/50002519.html

责任编辑:张欣雨